“大家要掌握好岳西高腔的基本唱腔和动作要领,岳西高腔的特征是‘唱、帮、打’浑然一体,采用一唱众和、锣鼓伴奏的表演形式。”日前,在岳西县田头中心学校文化课堂上,岳西高腔县级传承人蒋东奇正在为孩子们传授高腔文化。在蒋东奇的指导下,田头乡高腔进校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,校园里高腔锣鼓声萦绕耳畔,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。
“自国家实施‘双减’政策以来,学校课后服务内容比较丰富,有高腔、舞蹈、电子琴、纸盘画、体育等。同时学校每周安排两节高腔文化课,学前班和小学各一节课,进一步将高腔文化传承下去。”田头辅导小学负责人王学怀介绍。
为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,田头中心学校对“双减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,同时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外服务水平,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。为此,田头中心学校积极探索“双减”新路径,制定了工作方案,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,充分发挥学校、家庭及社会各界作用,多元整合课程资源,传承发扬地方传统文化,让课后服务“减负不减质”。
“学校开设的课后服务课程,不仅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,还能教孩子学唱高腔,让孩子对家乡文化有更多了解。”田头乡宁河村村民柳金凤谈起学校实施的“双减”政策,十分满意。
据了解,高腔在田头乡有着300多年的发展历史,田头中心学校把“高腔进校园”工程作为推动“双减”工作的重要途径,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,还能有效留住当地文化根脉。
近年来,由岳西高腔传承中心、田头乡高腔剧社负责提供业务指导,田头中心学校组织编排的《红色岳西绿色梦》《八仙庆寿》等高腔节目纷纷登上舞台,多次获得上级荣誉表彰,“高腔进校园”活动也在田头乡“双减”工作中不断焕发新魅力。